特殊儿童家庭网上股票平台
早期干预指南
如何帮助孩子科学如厕?
培养孩子清洁能力有哪些方法?
孩子害怕洗澡怎么办?
......
小编特意从
《家庭早期干预指南系列丛书——视力残疾儿童》中
梳理了一大波核心干货知识
供大家收藏分享!
一、如何培养孩子如厕的能力?
浩浩由于视力损失,大小便时经常会将身上弄湿、弄脏。因此,如厕训练对于浩浩而言非常重要,能让他知道自己何时想上厕所,如何表达上厕所的意愿,并在上厕所时不要弄脏自己的衣服和地板。那么,如何帮助浩浩培养如厕的能力呢?
策略1:了解与准备
展开剩余90%教儿童如厕前,家长要让儿童对如厕过程所涉及的言语指示、动作名称、身体结构及排泄的方式等有所认知,包括“卧室”“客厅”“憋着”“厕所”“冲水”“提裤子”“清洁”“大便”“小便”“擦屁屁”等。
接着,家长需要帮助视力残疾儿童了解家庭中的各个区域,熟悉卫生间,了解坐便器、纸篓等的固定位置。让孩子触摸坐便器,同时家长用语言讲解坐便器的功能,可以尝试把孩子放在坐便器上,让他感受坐着排便的感觉。还可以让孩子自已按压抽水马桶的水箱按钮,听冲水的声音,告诉孩子冲水的作用。
此外,家长还要帮助孩子准备方便穿脱的衣物,如带松紧带的裤子等,也可以帮孩子在卫生间中准备小马桶,让其独立大小便。
策略2:保持科学的如厕姿势
以蹲便器为例:
第一步:站位
一只手攥住扶手或其他可以辅助判断位置的设施,用脚感知蹲便器的位置并背对蹲便器,然后双腿分开向后退,直到双脚踩在蹲便器两边的防滑踏板上。
第二步:如厕
站好后,将裤子脱至膝盖处,一只手从前面握住裤腰,防止弄湿裤子。
第三步:擦拭
将折好的卫生纸放在手心,大拇指在上,四指在下,捏住卫生纸再擦拭。
第四步:冲水
根据家中蹲便器的功能,告知孩子如何冲水。部分冲水开关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手部力量。
以马桶为例:
第一步:站位
找到马桶后,背对马桶,双脚分开站立。
第二步:如厕
将裤子脱至膝盖处,坐在马桶上如厕。
第三步:擦拭
将折好的卫生纸放在手心,大拇指在上,四指在下,捏住卫生纸再擦拭。
第四步:冲水
根据家中马桶的功能,告知孩子如何冲水。
重要提示
值得注意的是,坐便器要根据家庭环境进行选择,坐便器的色调宜单一,与所在环境的颜色有较明显的反差为好。如使用的是蹲便器,可设置防滑踏板,在蹲便器近处设置辨识参照物,并教导视力残疾儿童如何发现参照物,然后依据参照物准确找到蹲便器。
策略3:培养良好的如厕习惯
家长要帮儿童养成固定时间排便的习惯,比如每天早饭后。每次排便时间不宜过长,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,不要在排便的时候玩耍,以免注意力分散。若儿童年龄较小,家长可陪伴在其身边,创造安全的如厕环境。
策略4:便后卫生很重要
儿童如厕后,家长要教他如何清理,如何冲厕所、丢厕纸以及便后洗手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
二、如何培养孩子的个人清洁能力
乐乐受视力障碍影响,平时洗手、洗脸总是洗不干净,并且经常混淆自己的洗漱用品。不仅如此,洗澡对于乐乐而言更是一项“大工程”。如何让乐乐独立完成个人清洁,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策略1:家长示范,个人清洁从小做起
家长在帮儿童清洁身体的时候,可以用语言告诉儿童自己在做什么,让儿童清楚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名称。等儿童稍大一些,家长需要教儿童如何保持清洁及保持身体清洁的重要性。比如,家长洗手并擦干双手的时候,告诉儿童自己正在干什么。
策略2:做好用品标识,明确洗手步骤
在教授儿童个人清洁时,可以先从洗手开始练习。
首先,家长需要先与儿童一起了解手的构造、何时应该洗手等。
其次,家长需要让儿童了解洗手的地点,如厨房、洗手间等。
再次,家长需要让儿童了解水龙头的位置,通过用手触摸,学会辨认各种类型的水龙头,并学会开关水龙头。
接下来家长为儿童准备不伤手的婴儿香皂或儿童洗手液,并教儿童了解使用方法:如何在手上涂抹香皂或洗手液,双手搓出泡沫,再用水清洗干净。
最后,家长手把手教导儿童练习洗手的同时,可以采用顺口溜或儿歌等,加强儿童对此项练习的兴趣。
策略3:家长辅助,明确洗脸部位
在儿童掌握洗手的方法后,家长可以教给儿童洗脸的方法。洗脸应该从上向下一步步地清洁,家长需要告诉儿童,应该重点清洗那些容易留下脏东西的地方,如眼角、鼻下、口唇周围和耳后等。在儿童年龄较小时,大肌肉力量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,因此拧毛巾会有些困难,家长可以与儿童一起完成。
刚开始学习时,家长可以辅助儿童完成这些动作。比如站在儿童身后,将自己的手放在儿童的手上,手把手地辅助,每次都使用相同的词语和动作,并随着儿童熟练度的提高,逐渐减少辅助。每天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带儿童进行个人清洁,规律的时间安排会加深儿童的印象,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。家长还需要教儿童,每次用完清洁用品要放回原处。可在专用的东西上面做记号,比如牙刷、毛巾等。
策略4:循序渐进,陪伴洗澡
在学习洗手、洗脸的过程中,儿童已经对“水”这个概念有了一定的认知,接下来便可以逐步教儿童洗澡了。
首先,家长需要为儿童准备专用的沐浴用品,教儿童认识沐浴用品的外形、颜色、大小等特征,如沐浴液、香皂、洗发水、洗面奶、沐浴球、毛巾等。家长要根据实际情况,教导儿童如何找到瓶装沐浴用品的瓶口并使用。
其次,若儿童年龄较小,家长需提前为儿童调节好洗澡水水温,不建议太早教视力残疾儿童独自操作水温开关,以免发生意外。但可以告知儿童水温开关的位置及使用错误的后果。家长可让视力残疾儿童参与调整水温,在安全的前提下自己体验。
接下来,家长需要教授儿童洗澡的流程。
第一步,先脱去衣裤,放置在固定位置。
第二步,从淋湿身体开始进行沐浴。清洗的顺序可以从头到脚,首先洗头、脸、耳朵、躯干,然后洗腋下、四肢等。在此过程中,家长应将洗浴用品放置的固定位置告诉视力残疾儿童,也要告诉他们清洁哪个部位应该用哪种冼浴用品。
第三步,沐浴完成后,家长应辅助儿童寻找固定位置放置的干毛巾,擦拭干净身体,擦拭的方式与洗澡的方式相同,都是从头到脚。擦拭结束后,穿好衣物。
最后,洗澡结束后,家长需要辅助儿童摆放好用过的洗浴用品,将换下待洗的衣物放到固定的洗衣处。
三、孩子害怕洗澡怎么办?
丽丽是一名全盲的孩子,因为看不到,从小胆子就特别小。虽怎可以完成洗手、洗脸等简单的洗漱活动,但却不喜欢洗澡。毎次洗澡丽丽都会表现出退缩、逃避,并且由于洗澡不及时,也给社交等方面带来了困扰。怎样才能让丽丽不再害怕洗澡呢?
思考:想一想,如果您是丽丽的家长,会选择什么样的策略呢?
家长需要理解,视力残疾儿童之所以害怕洗澡,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水的感觉不熟悉或者有其他不适感。为此,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儿童对水的恐惧,以下是一些参考策略。
策略1:提前准备
提前通过游戏等多种形式,让儿童了解洗澡的时间和步骤,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,做好心理准备。
策略2:渐进式的适应
可以先让儿童用手触摸水,逐渐适应水的感觉。然后将水洒在他们身上,让他们的身体适应这种感受。最后,试着让儿童进入浴缸或淋浴间,确保水温适中,并逐渐延长洗澡的时间。
策略3: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
选择柔软的洗澡海绵或毛巾,温和的儿童洗浴用品,适宜的水温、照明等,避免儿童产生刺激或不舒服的感觉。也可通过防滑垫、座椅或扶手、家长适当的触摸和示范等,让儿童更有安全感。
策略4:创造游戏化的体验,给予奖励和赞扬
尝试将洗澡过程变成一个有趣的游戏。可以通过使用洗澡玩具、唱歌、讲故事、播放儿童喜欢的音乐等方式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,让他们感到愉快和放松,减轻害怕的情绪。
策略5:寻求专业帮助
如果儿童对洗澡的害怕感持续存在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,可以咨询医生或心理学家,寻求更专业的建议和支持。
图文来源:中国残疾人联合会、《家庭早期干预指南系列丛书》网上股票平台
发布于:北京市